現在有很多預測,對實體店過于悲觀,或者對電商過于樂觀。多數預測是基于線性回歸,而大變革時代的預測恰恰不符合線性回歸。比如,10年前預測電商占現在的份額,可能很少人會信以為真。如果現在預測實體店會強勢回歸,同樣會有很多人不那么相信。
但所謂商業革命是不存在的,有的只是商業共生。沒有一種商業對傳統商業的全面替代,往往是新商業與傳統商業共生,現在就是實體店與電商的共生。
商業共生有兩個重要原因:一是不能低估傳統商業(實體店)自我調整能力;二是不能忽視新興商業(電商)的成本上升速度,比如,目前電商的成本上升速度就很快。
上述兩個因素的結合,就會產生一個均衡,即實體店與電商在成本、功能上的均衡,從而形成共生格局,但前提是實體店要做好幾項回歸,完成改頭換面工作。成本回落,讓電商失去“比價”的標靶,讓實體店不再站在電商的對立面。
這幾年實體店是最難的,電商的廉價和實體店房租的上升,是對實體店的雙重擠壓。實體店的主要成本是房租和人工成本。房租又是主要成本。實體店比較委屈的是,房租成本其實不是由實體店決定的,而是由商業地產決定的。電商高速發展的這幾年,恰逢商業地產高速發展,房租快速上升。實體店與電商,成本一升一降,對比也太明顯。
也許指望實體店房租下降有難度,但其增幅放緩已經發生。如果電商成本快速上升,也可以實現實體店成本曲線回歸。
最后實體店一定會強勢回歸,但其不會奪回電商擠占的份額,而是擺脫目前的困境,找到與電商共生的方式??偟膩碚f,未來實體店的份額是下降的,但總量將仍然是上升的。而且實體店回歸不是原模原樣地回歸,而是改頭換面的回歸。那怎么改頭換面呢?
1、實體店核心功能和經營本質的強化。相比于電商,實體店的核心功能是體驗;相比于電商,實體店的經營本質是商圈營銷。
2、實體店與新型電子工具的融合。比如與微商的融合,與新型支付手段的融合,甚至與電商的融合,如O2O,或者與微商的結合。
3、實體店分布及相應成本的變化。未來的電商會從集中式電商向分布式電商發展,未來的實體店也將從集中式商業向分布式商業發展,唯有如此,才能遏止商業成本的上升。